在原材料漲價和整牟廠降價的雙重壓力下,國內零部件企業正顯得呼吸有些困難。中國零部件企業的“散、舐、差”有目共睹,加上國內整車配套廠人為地制造非技術性障礙,國內零部件廠商似乎已有些吃不消了。
一嘆:難以建立“攻守同盟”
中國汽車協會主辦的2003零部件行業年會上,一位密封件企業負責人侃侃而談,話題的主要核心是如何減少下游整車廠對他們的不利影響。此后,密封件企業在行業協會的牽頭下簽訂了“行業自律”條款!安粣盒愿偁,不相互壓價”,這些條款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密封件企業們針對整車廠建立的“攻守同盟”。
“如果按照整車廠的要求去做,企業根本無法盈利,搏一下也許有活下去的機會?”同盟企業們均這樣認為。
據了解。2003年密封件的主要原材料塑膠價格上漲較快,導致企業成本上升了4%到6%。而整車廠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降也成了家常便飯。整車廠為保證自身利潤,要求供應商價格每年以8%至10%的幅度下降。
日前已有整車廠向上游零部件企住規定的時期內將價格降低到覘定的幅度,如果上游廠家拒不執行,整車廠將取消其配套資格。2003年在密封件行業這種壓價尤其厲害,最高降價幅度曾達10%至15%。
“我們一般的利潤在5%到10%之間,如果內部管理控制到位,還可以節約5%左右,F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整車廠降價要求下,已出現了嚴重透支!币晃幻芊饧髽I負責人抱怨。
然而有關人士卻對密封件企業的“攻守聯盟”并不表示樂觀!吧a汽車用軸瓦零部件廠商聯盟的失略就是前車之鑒!彼拇ㄖ袆佥S瓦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勝敏說。作為中國汽車行業協會車用軸瓦委員會理事長,他們曾經與無錫一家比較大的軸瓦企業商量對整車廠共同降價幅度控制在8%。但不久同盟就被整車廠各個擊破,最終降價幅度達到13%,“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周勝敏很是無奈。
二嘆:外方掌控了采購權
零部件企業所遇到的問題并不止這些。當人們在為中國零部件生產企業不具自主研發能力而犯愁時,零部件企業們卻在為自己新研發的產品難以開拓市場而憂慮。
重慶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建勇表示,與目外同行榻比,他們的鎂合金技術完全沒有川題,然而卻遲遲未能切入國內整車市場!耙恍﹪馄髽I的鎂合金車型進入中國后就改用了其他材料!边\用鎂合金是轎車輕量化制造的必經之路。美國汽車制造商協會規定。2008年每輛汽車至少使用12千克左右的鎂合金,現在一些新型號高檔的汽車已經開始采用鎂合金材料。
對于中國的鎂合金企業難以打開國內整車市場局面的原因,清華力勁壓鑄高新技術研究中心陳曉陽博士認為:“首先.中國的合資整車廠沒有自主權,原材料的采用等都由外方決定。其次,中國目前的排放標準要求還不是太嚴格,國內整車廠沒有大量使用鎂合金材料的壓力!
“重慶鎂業由于得到國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目前是國內做得比較好企業,但是其主要市場仍在摩托車領域。我們目前也有鎂合金產品,但是基本都出口國外,雖然很希望開拓國內市場,但是阻力太大!标悤躁栒f。
三嘆:與整車廠仍是跟進關系
對零部件企業目前的困境,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濟師陳炳炎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的整車廠還沒有能達到國際上整車廠的供應商管里水平,一種產品,一個供應商;一個系列,多個供應商,因此攻守同盟不可靠。
據了解,目前零部件企業和整車廠有三種合作發展方式:一是零部件企業相對于整車廠的超前發展。開發的零部件比現有整車零部件先進,在與整車廠的配套合作中占據主動地位;二是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同步開發、同步設計。三是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是跟進關系,而這樣零部件企業就只能作為整車廠的附庸,受制于人。
目前很少有內資企業能做到與整車廠同步開發、同步設計,而合資企業卻在這一點上占有優勢。他們擁有技術,而且基本上壟斷了國內技術要求比較高的零部件配套市場!皩硭麄冊趪鴥鹊牧悴考袌鲎龃蠛,會逐步向獨資過渡,而他們對整車廠配套的獨占地位將進一步加強!边@是陳炳炎最擔心的。
“除去原材料漲價等不可遏制因素,整車廠沒有自主配套權也是國內零部件企業發展的障礙!标惐渍J為,目前零部件企業所遇到的困難,需要從宏觀上去把握,一方面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另一方面企業也應找準市場定位,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